- 加入收藏  - 设为首页  - 学校主页

今天是:

名老中医郭诚杰教授临床用针特点经验总结
发布时间:2015-07-16 13:11:56 来源:郭老专题站浏览次数:

  (刘娟整理)

  郭诚杰教授,把现代的研究方法溶于临床诊疗之中,不断探索创新,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针灸治疗方法和辨证特点。现仅将郭老多年针灸临床经验加以总结。

  一、辨证为重,取穴少而精

  在针灸临床中,郭老注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先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,四诊合参,进行辨证,确定病因、病位及病性,再确定相应的治疗大法,然后根据脏腑经络关系,腧穴的性质及功能进行对证选穴,随证灵活配穴施治[1]。郭老认为,每次取穴不在于多,而在于精。每次取穴不多于10个,做到一穴多用,配穴处方严谨而恰当,这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之一。如:郭老在治疗肝郁所致的胸胁胀满时,取膻中、期门、外关、阳陵泉四穴,膻中以疏通局部之经气,期门、阳陵泉用以宣通肝胆之气,外关为三焦之络穴以调畅三焦之气,又为治疗胁肋疼痛的要穴[2],四穴配伍,无不体现了郭老的临床用穴之精炼。

  而且,郭老主张每次针刺治疗前,要对患者进行细心问诊,观察舌脉的变化,四诊合参,辨别病情变化,取穴要随时根据病情变化予以加减。

  二、分组取穴,前后照应

  鉴于目前病例大多病情复杂,涉及多条经脉,累及多个脏腑,若取穴过于单纯,往往见效慢,收效差。而且一组穴位反复针刺后多有损伤,因此,郭老主张采用分组取穴,交替使用,整体调节的方法,调节脏腑经络气血阴阳,使脏腑条达,经络畅通,气血和顺,阴阳平衡,邪去正安,从而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。如:郭老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选用胸组和背组两组穴位交替使用,即一天针刺胸部穴位,一天针刺背部穴位[3]。这样前后照应,既能增加疗效,又避免了患者对针刺产生耐受。

  三、针刺善用斜刺,针向病所,注重针感的传导

  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得气,“刺之要,气至而有效”[4],郭老在临床中对于针感十分注重,特别是针感的传导与否,对于针刺的疗效尤为重要。郭老认为:“针灸的关键在于临床疗效,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针灸的技法”。郭老针刺腧穴大多采用斜刺,意在针向病所,针刺后常采取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,或配合相应的补泻手法,以获得针刺感应,同时患者有针刺感应向针尖所指方向传导的感觉,达到气至病所。如,郭老对于心率失常的患者治疗时,仅取双侧内关穴,针刺时,针尖向上,边行针边询问患者感受,直到患者获得针感并且有循经向上感传时,即停止行针,此时按捺住针柄片刻,即获良效。

  四、进针注重押手,声东击西

  押手,是指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。《难经·七十八难》提出“知为针者信其左,不知为针者信其右。”[5]郭老在临床上十分注重押手的作用,临床上郭老常采用双手进针的方法,如此可减轻疼痛,促使得气。郭老认为,用好押手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,气盛或患者形体健壮,肌张力强者,特别在针刺腰部的腧穴时,患者在针刺前的一瞬间常常由于紧张,使得腰部肌肉收缩,如果强行进针,不仅针不易进皮,还易导致弯针。对待此种情况时,郭老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,即,在针刺腰部的腧穴时,如膀胱经上的腧穴,押手重按所刺部位的皮肤,此时患者腰部肌肉即刻张力增强,不宜进针,稍停片刻,患者感觉并非针刺,腰部肌肉放松,可及时刺手进针,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患者紧张,导致进针困难。郭老在进针前,惯用押手对所针刺部位进行揣按,仔细了解穴位处具体的解剖结构(如动脉血管、肌腱、骨骼等)后,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针刺手法。如,对接近肌腱处腧穴进行针刺时,特别是位于前臂肌腱之间的内关等穴,针刺时,郭老常用压手感觉肌腱所在,嘱咐患者仰掌呈半握拳状,如此毫针易进皮,免于刺中肌腱,同时患者不易产生疼痛,而且宜于获得针感。

  五、虚实不同,针法有别

  郭老临床上主张虚证少针,浅刺,短留针。气虚者,可选用足三里、气海等穴,速刺,得气后,行补法,不留针。气虚患者针下常有如扎豆腐感,由于此类病人多表现肌肉张力收缩差,故刺时有此感。而对于实证或气盛的患者,郭老主张针刺手法宜重,同时留针时间宜长。

  六、异常情况 处理得当

  临床中对于针灸异常情况及处理,郭老也有其独特的见解。由于长时间的临床实践,郭老分析总结了多种针刺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,并积累了其独特的临床处理经验,例如:

  在针刺四肢腧穴时,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疼痛,经过调整毫针的的方向及深度后,疼痛消失,但起针后疼痛复又发生,且持续时间较长,郭老认为这多为毫针刺到骨膜所致,出现此种情况后,可嘱患者口服维生素B1,并施行局部热敷,一般12天内疼痛就会消失。预防办法:医师在进针时用力不能过猛,针下有阻滞感不可强行进针。

  如在针刺过程中,针下有刺木感,郭老认为此时为刺到肌腱上的感觉,故此时要及时改变针的方向,重新寻找针感。若进针时患者有刺痛,则是针刺到血管,此时应立刻将针提到浅层,调整针刺角度及方向,再寻求针感。预防办法:在针刺之前,仔细观察针刺部位局部血管分布情况及用手揣摸肌腱分布部位,尽量避开肌腱和血管进针。进针时密切关注患者表情及反应情况,及时调整进针方向及深度,以减轻患者痛苦,提高临床疗效。

   

  参考文献:

  1.艾炳蔚,雷正权.针灸大家郭诚杰[J].中医学报,2012,27171:953-954

  2. 齐显民,曹军良. 火针加拔罐为主治疗带状疱疹89[J].陕西中医,2012,1):98-99

  3. 王亚渭.郭诚杰教授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[J].陕西中医,2009,3010):1362-1363

  4.姚春鹏 译注.黄帝内经,下.北京:中华书局,2010:856

  5.吴 吕广等注.难经集注[M].沈阳: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7:57

[网络编辑:系统管理员]